内容提要: 麦叶峰一年一代,以蛹在土壤中20厘米深处越冬,第二年3月气温回升开始羽化,成虫用锯状产卵器将卵产在叶片主脉旁边的组织中,卵期10天,幼虫有假死性,1~2龄幼虫为害叶片,3龄后怕光,白天潜伏在麦丛中,傍晚后出来为害,4龄幼虫为害大增,一般年份4月中旬
麦叶峰一年一代,以蛹在土壤中20厘米深处越冬,第二年3月气温回升开始羽化,成虫用锯状产卵器将卵产在叶片主脉旁边的组织中,卵期10天,幼虫有假死性,1~2龄幼虫为害叶片,3龄后怕光,白天潜伏在麦丛中,傍晚后出来为害,4龄幼虫为害大增,一般年份4月中旬进入为害盛期,幼虫主要为害叶片,从叶片边缘向内咬成缺刻,重者将叶片全部吃光,严重影响植株光合作用,进而影响产量。

药剂防治:应在三龄幼虫前防治为佳(一般在小麦抽穗前后),亩用25%氰戊·辛硫磷乳油40~50毫升,对水30公斤喷雾,或亩用2.5%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~28毫升,对水30公斤喷雾,或亩用20%敌百虫可湿性粉剂2500~3000倍液,或40%辛硫磷1500倍液喷雾。傍晚或上午10点前防治效果较好。
人工捕杀防治:利用麦叶蜂幼虫的假死习性,可在傍晚时进行人工捕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