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提要: 水稻秧苗移栽大田了,该如何施肥?水稻是需肥较多的作物,一般每生产稻谷100公斤就需纯氮1.6至2.5公斤、纯磷0.8至1.2公斤、纯钾2.1至3公斤,其氮、磷、钾的需求比例大约为2:1:3。因此,水稻施肥有讲究,各个时期应掌握不同的肥料需求和施肥比例。水稻秧苗移
水稻秧苗移栽大田了,该如何施肥?水稻是需肥较多的作物,一般每生产稻谷100公斤就需纯氮1.6至2.5公斤、纯磷0.8至1.2公斤、纯钾2.1至3公斤,其氮、磷、钾的需求比例大约为2:1:3。因此,水稻施肥有讲究,各个时期应掌握不同的肥料需求和施肥比例。水稻秧苗移栽到大田后,对秧苗的追肥要分次施肥、看苗追肥。具体讲,要掌握以下原则——
返青后及早施用分蘖肥
以促进低节位分蘖的生长,起到增穗作用。分蘖肥一般分两次施用,第一次在返青后,亩施尿素或高氮复合肥7至8公斤,配施适量硫酸钙、硫酸锌,起到促蘖作用;第二次在分蘖盛期亩施尿素或高氮复合肥7至8公斤,保证全田生长整齐,起到保蘖成穗作用。
在水稻倒二叶开始出叶,幼穗长约1厘米时是穗形成和籽粒发育的基础时期,应控制无效分蘖。此时可每亩追施尿素8至12公斤或高氮复合肥10至15公斤,确保中期足够的养分转向生殖生长,增加颖花数量,防止颖花退化,促穗大粒重,同时具有养根、健叶、壮秆、防倒伏的作用。群体过小的田块可以提前到穗分化时期施用。
追肥要视水稻长势而定
追肥宜少不宜多,一般每亩喷施0.2%—0.3%的磷酸二氢钾溶液50公斤—60公斤。在缺锌症状出现后,每亩喷施0.1%—0.3%的硫酸锌溶液50公斤—60公斤。对抽穗前叶片褪绿发黄的田块,可亩施尿素3公斤-4公斤或高氮复合肥4公斤至5公斤。
补施粒肥可以有效增强植株的抗逆性、抗病性;延长叶片功能期,防止早衰;改善水稻根部氧的供应,提高根系活力;加快灌浆,促进成熟和籽粒饱满,从而增加稻谷产量,改善稻米品质。
应当注意,前期肥足、中期分蘖过多过旺、叶色浓绿、群体受光差、有贪青晚熟趋势的田块,不应追施粒肥。
对氮素的吸收高峰在分蘖旺期和抽穗开花期
总体讲,水稻对氮素的吸收量在分蘖旺期和抽穗开花期达到高峰。施用氮肥能提高淀粉含量,而淀粉的产量与水稻籽粒的大小、产量的高低、米质的优劣成正相关。如果抽穗前供氮不足,就会造成籽粒营养减少,灌浆不足,降低稻米品质。
水稻对磷的吸收在各生育期差异不大,吸收量最大的时期是分蘖至幼穗分化期。磷肥能促进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,增强分蘖,增加淀粉合成,促进籽粒充实。水稻对钾的吸收,主要是穗分化至抽穗开花期,其次是分蘖至穗分化期。钾是淀粉、纤维素的合成和体内运输时必需的营养,能提高根的活力、延缓叶片衰老、增强抗御病虫害的能力。另外,硅和锌两种微肥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。水稻茎叶中含有10%—20%的二氧化硅,施用硅肥能增强水稻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和抗倒伏能力,起到增产的作用,并能提高稻米品质;锌肥能增加水稻有效穗数、穗粒数、千粒重等,降低空秕率,起到增产作用。硅、锌肥施用在新改水田、酸性土壤、以及冷浸田中作用更为明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