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提要: 玉米空秆主要是两种类型:一是先天不育株,二是茎秆上有果穗,但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,玉米在雄穗抽出后,雌穗迟迟不伸出苞叶,不吐花丝,果穗不能发育增大,果穗变小,不结或少结籽粒。以第二种类型较为常见。其影响因素如下: 1.养分不足或不协调。土壤瘠薄
玉米空秆主要是两种类型:一是先天不育株,二是茎秆上有果穗,但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,玉米在雄穗抽出后,雌穗迟迟不伸出苞叶,不吐花丝,果穗不能发育增大,果穗变小,不结或少结籽粒。以第二种类型较为常见。其影响因素如下:
1.养分不足或不协调。土壤瘠薄,有机质含量低,养分不能满足玉米生长需求,特别是雌穗分化阶段雌穗发育不良,植株早穗不能形成,造成空秆。或是玉米旺长阶段,营养供应过多,造成营养生长旺盛,生殖生长减弱,有机质向雌穗上分配的少,从而形成空秆。
2.种植密度过大。造成植株相互遮荫,抑制光合作用,影响早穗形成。中、稀密度品种一般植株高大,茎杆粗壮,叶片肥厚,若过度密植容易造成光照不足导致空秆现象发生。
3.高温干旱。喇叭口至抽穗前是玉米需水量最多的时期,如果这个时期干旱缺水,就会影响雄穗正常开花和雌穗花丝的抽出,造成抽雄提前,吐丝延迟,花粉的活力弱,花丝容易枯萎,不能授粉受精;授粉期遇到高温干旱则可能使花粉失去活性,造成无法授粉。
4.阴雨天气过多。玉米抽雄散粉时期,阴雨连绵,光照不足,温度下降,花粉粒易吸水膨胀而破裂死亡或黏结成团,丧失授粉能力,而雌穗花丝未能及时受精,造成有穗无籽。
5.多种因素综合。播种时间、密度、水肥条件、光照、病虫害、种植习惯、机械损伤等多种因素影响都可能综合作用导致玉米发生空秆现象。
如何预防玉米空秆:
1.控制田间水分,合理浇水保苗,干旱严重的浇水1~2天要适时锄地,破除土壤板结,防止水分蒸发。
2.加强田间管理,均衡施肥,保证玉米生长发育所需养分。做好防治虫草病害工作。
3.合理密植。保证玉米植株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,满足玉米对光照的需求。
4.人工辅助授粉。玉米授粉受阻可考虑人工授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