牡丹素有“花中之王”的美誉。眼下,重庆垫江牡丹花节游人如织、火爆异常,巨大吸金力成为众多赏花景区钦慕的对象。不过,近期,在重庆黔江冯家街道寨子社区,一个千亩牡丹园也正在低调迎客,粉、白两色牡丹花寄托的是主人从“风景”到“钱景”的抱负。
“与垫江牡丹花不同,我种的是油用牡丹,虽花色略显单调,但它却是一、二、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新兴产业。”该牡丹园业主重庆丹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人谭富强介绍。
油用牡丹是原产于我国的一种优良木本油料植物,耐干旱、瘠薄、盐碱,抗寒能力强,适应范围广。2011年,牡丹籽油被国家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,进入食用油行列,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%以上,远超其他食用油。牡丹花蕊还可以制茶,氨基酸总量达17.25%、总黄酮含量0.81%,属茶中“新贵”;牡丹根皮还可入药,具有镇痛、解热、抗过敏、消炎等作用。
油用牡丹也是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》中重点发展的11个树种之一。全国政协委员尹伟伦、杨忠岐还联手建议,需充分发挥油用牡丹的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,做大做强油用牡丹产业,助推我国扶贫。
谭富强说,种植油用牡丹的前景非常好,3年生植株亩产牡丹籽能达500斤,当前市价为15——40元/斤(40元/斤的籽作为种子用),加上采收的花蕊茶、根皮等,亩产能轻松过万元,若再配以赏花游、牡丹籽油加工、花蕊茶加工等产业链,亩产收益预计在3万元以上。
自繁自育更省钱
目前,油用牡丹尚属新兴产业,国内主产区主要在山东、甘肃、陕西、安徽、河南等地。谭富强的1500亩牡丹园是从安徽铜陵引进的“凤丹白”品种。
他说,之前对于该品种能否适应重庆气候心中没底,引进的大多是两年生、三年生大苗,单株售价有3块多,加上运费、人工等,一株苗栽下地的成本高达5元左右。现经过3年的种植,他发现该品种完全适应重庆气候,自繁自育可以节省成本,并形成了一整套有特色的油用牡丹种植技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