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提要: 近期有棉农反映,棉花出现红叶、落叶现象,而且发展迅速,问这是怎么了。笔者经田间调查认为,这是棉花红叶茎枯病,是棉花生长后期常见的生理性病害。 1.发病症状。红叶茎枯病又叫黄叶枯病或凋枯病,可使棉花植株矮
近期有棉农反映,棉花出现红叶、落叶现象,而且发展迅速,问这是怎么了。笔者经田间调查认为,这是棉花红叶茎枯病,是棉花生长后期常见的生理性病害。

1.发病症状。红叶茎枯病又叫黄叶枯病或凋枯病,可使棉花植株矮小、结铃减少或蕾铃大量脱落,对棉花产量影响较大。病初叶片边缘稍带黄色,叶肉组织褪绿,除叶脉及其附近保持绿色外,其余均呈紫红色;病情较重时,全叶均呈红褐色或褐色,边缘向下卷曲,叶片自下而上干枯凋落,终致全株枯死;病叶大自下、从外向内发展。有进出现叶柄基部变软,失水干缩,致使叶片萎蔫下垂现象;病株根系发育不良,主根短而细,常呈鸡爪根,侧根、须根数量和长度显著减少,颜色深褐色。剖视颈部,疏导组织未坏,维管束不变色,这点可与棉花枯萎病、黄萎病区别开;叶片枯落时,茎秆顶部呈干焦状,蕾铃大量脱落。
2.发病原因。该病发生与缺钾有关,但在缺钾的同时也缺磷、氮所致。其发生程度与土壤、施肥、品种关系密切。多年重茬、沙性土壤及盐碱地、耕层过浅的贫瘠土壤易发病;底肥没用钾肥或用量不足,磷素偏少、氮肥过多且化控失当;品种抗性差、生长不良;受旱严重,特别是中后期久旱后遇暴雨或连续阴雨,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。
3.防治方法。改良土壤、增施农家肥,注意增施钾肥,加强田间管理;干旱时及时灌水和浅中耕,雨后更要及时中耕,增加土壤通透性;每亩用0.1%~0.2%的磷酸二氢钾液100公斤,每隔5~7天喷施1次,连续2~3次,一般下午4时后喷施效果较好。